• 专题首页
  • 医疗技术
  • 学术会议
  • 返回医院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建设 >> 医疗技术动态 >> 医疗技术
  • 医疗技术

  • 学术会议

  • 已有 0 人浏览 我的心愿,不过是如你所愿

    公园里,72岁的恒大爷跟在小孙子的后面,看着在前面嬉笑打闹的他,时不时拍一拍他身上的尘土,捡一捡他掉在地上的玩具。看似平常的生活,却是恒大爷曾经最为渴望的天伦之乐。恒大爷曾经是一名踝关节炎的患者。按他的话说,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年轻时什么脏活重活都要往前冲,小伤小病也并不在意,一来二去,落下了病根。来诊之前,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坐在轮椅上,透过窗户看到的只有四方的天空。“我退休后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去别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看到老朋友去了西藏、新疆,我很羡慕。”提起往事,恒大爷眼中闪过一阵落寞,“可我当时就连跟家人一起去公园玩,也只能坐在门口的石凳上等他们出来。”带着“站起来,走一走”的心愿,恒大爷辗转多地,却始终未能如愿。终于,他来到了北京积水潭医院足踝外科,这里似乎成为了他最后的希望。“他的踝关节炎很重,如果按照传统的治疗方法,可能会考虑做关节融合,来减轻疼痛。”足踝外科的武勇主任在看过恒大爷的片子后说到,“但这样做,整个关节就锁死了,脚的活动度也会大打折扣。”“患者的愿望是能够自如的活动,能…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勇攀妇科手术“珠峰”——北京积水潭医院多科协作成功救治一名多次肿瘤复发患者

    勇攀妇科手术“珠峰”——北京积水潭医院多科协作成功救治一名多次肿瘤复发患者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副主任刘巍峰当选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智能骨科与精准诊疗…

    近年来,精准医疗理念在各个学科得到长足发展,基于学科的差异又有不同的释义和延伸。在骨与软组织肿瘤领域,肿瘤精准诊断与综合治疗、外科的精准切除与重建都是正在快速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方面。智能骨科成为推进骨肿瘤精准手术治疗的核心技术与发展方向,以组学为基础的靶免治疗已逐步应用于临床,推动肉瘤的综合诊疗进入新的纪元。智能骨科技术的应用,使微创化、智能化、人机协同化、精准化与个性化的手术治疗成为可能,有效弥补了传统骨肿瘤手术的不足。为进一步推进骨与软组织肿瘤精准诊疗发展,近日,由中国抗癌协会(CACA)肉瘤专业委员会主办的“肉瘤精准诊疗研讨会暨智能骨科与精准诊疗学组成立仪式”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召开。 开幕会现场北京积水潭医院刘巍峰当选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智能骨科与精准诊疗学组首任组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汤小东、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陈静、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尹军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振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闵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孙伟当选为副组长,北京积水潭医院杨勇昆当选委员兼秘书…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叙事医学工作坊——做一个有温度的医者

    2001年,哥伦比亚大学医生丽塔·卡蓉(Rita Charon)首先提出了“叙事医学”(Narrative medicine)这个概念。所谓叙事医学,是指:具备叙事能力以及拥有对医生、患者、同事和公众高度复杂叙事情境理解力的医学实践活动。简言之,它训练医生如何见证患者的苦难,能将疾病的全貌娓娓道来。叙事医学病历,又称“平行病历”或“影子病历”。医生在书写临床标准病历之外,还要用非技术性语言书写病人的疾苦和体验,类似于“临床札记”。叙事医学/为人文医院建设插上翅膀3月8日下午,医务部联合护理部开展了2023年第一季度叙事医学工作坊的活动,希望在人文医院的建设中,能够通过平行病历的书写和叙事医学工作的开展,在医护人员的心中种下人文关怀的理念。活动邀请了党办主任王英、医患办主任刘诗卉、团委副书记果爽出席,还特别邀请了院党委副书记吴国安、院长助理/门诊部主任陈伟、医务部主任鱼锋、创伤骨科主任助理查晔军、急诊科党支部书记关岚和泌尿外科满立波主任医师作为专家对现场医护人员分享的平行病历做点评。活动由医务部党支部书记、主任助理汪蓓主持。工作坊现场…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医学人文丨一台手术分两场,两科医生“无缝衔接”成功救治肿瘤患者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外科团队联合胸外科等兄弟科室,通过一台手术“无缝衔接”,完整地切除了一位合并胸椎椎管内和胸腔内肿瘤的患者。 50岁的李阿姨因左侧后背及下肢疼痛1年,来到我院神经外科就诊。胸椎核磁显示,一个5厘米大小的哑铃型肿瘤存在于李阿姨的椎管内及左侧椎管外。肿瘤血供丰富,导致脊髓受压右移,且左侧椎间孔扩大,肿瘤突入胸腔膈肌上。此前患者曾转诊多家医院,但都因手术风险极高而没有被收治。由于疼痛难忍,患者带着最后一线希望找到了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苏亦兵。苏亦兵主任查看患者后认为肿瘤的生长方式特殊,单一科室进行手术将无法全切肿瘤,患者仍需到胸外科接受第二次手术。为了减轻患者的症状以及分次手术造成的伤害,苏亦兵主任决定请胸外科主任张强会诊,讨论联合手术方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地沟通病情后,专家们制定了最终的手术方案。手术过程分为两场,神经外科先由后方入路切除胸椎椎管内的肿瘤,断其基底减少供血;后由胸外科进行胸腔镜下手术切除胸腔内肿瘤的剩余部分。在麻醉科、手术室和I…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昌平南部区域医联体扩容,开启区域医疗协作新篇章——北京积水潭医院新增4家区域医联体成…

    根据昌平区卫健委对全区区域医联体总体部署的要求,结合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发展情况,2023年3月6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同沙河医院、天通苑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龙泽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史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昌平南部区域医联体签约,将以上4家医疗机构纳入区域医联体体系。至此,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昌平南部区域医联体成员单位进一步扩容,形成了涵盖一、二、三级不同等级,包括专科、综合、基层不同类型,涉及西医、中医不同诊疗性质的区域医联体系统。昌平区卫健委医政科解洪瑞科长、北京积水潭医院蒋协远院长、赵兴山副院长、院长助理/门诊部主任陈伟、医务部主任鱼锋、护理部主任鲁雪梅、区域医联体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及我院骨科、内科、外科、麻醉科等科室主任参加了此次签约,赵兴山副院长主持会议。签约仪式隆重举行签约仪式上,昌平区卫健委医政科解洪瑞科长肯定了三年疫情期间我院的医疗救治及对成员单位的帮扶工作,对疫情结束后医联体工作建设总体规划提出了宝贵建议。蒋协远院长感谢了医联体成员单位对我院的支持,明确了我院未来保持骨科优势、…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医路向“黔”丨加强交流合作 提高专业技能——促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发展

    2月25-26日,由北京积水潭医院主办、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承办的“2023年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肌骨超声学习班”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如期召开,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党委书记邱冰、院长冯超、副院长刘亚波和罗春山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共有来自贵州各市县150余家医院的260余名超声影像医务人员参会学习,分享肌骨超声专业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加强肌骨超声诊治经验交流,提高肌骨超声专业技能。开幕式在大家的热切期盼中拉开序幕,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功能科主任李雅玲教授首先隆重介绍参会领导及超声界的各位专家,诚挚感谢各级领导的支持。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教授为大会致辞,他表示北京积水潭医院在2022年获批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是北京积水潭医院的第一个区域医疗中心输出项目,也是贵州省第一个落地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北京积水潭医院高度重视区域医疗中心工作,医院党委选派冯超、刘亚波等一大批优秀专家到贵州工作,积极开展大量新技术,切实发挥辐射引领作用。超声医学是重要的影像诊断方…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视频新闻丨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揭牌

    视频新闻丨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揭牌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揭牌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2月24日上午,贵州首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揭牌仪式在贵阳举行。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副院长赵兴山,脊柱外科主任刘波,创伤骨科主任公茂琪,手外科主任陈山林,矫形骨科主任周一新,运动医学科主任姜春岩、主任医师王雪松,小儿骨科主任杨征,骨肿瘤科副主任刘巍峰,医务部/疾控处处长鱼锋、护理部主任鲁雪梅,院办主任李爽,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办公室主任助理范明星一行参加了揭牌仪式。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杨慧杨慧书记在仪式上指出,这是贵州卫生健康行业的一件大喜事,京黔两地,心手相牵、帮扶共建,有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与北京积水潭医院这样国内顶尖的医疗机构携手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将大幅度提升贵州省的医疗救治能力和水平。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蒋协远院长在致辞中讲到:“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第一批建设试点输出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高度重视区域医疗中心工作,经过前期调研,2021年8月,与贵州省骨科医院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就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进行了可行性评估,形成了…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医路向“黔”丨神外医生贵州“排雷” 助脊髓肿瘤患者重拾行走

    北京积水潭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落地贵州已有半年,近期,我院神经外科派驻刘龙奇医生作为业务骨干前往贵州开展为期半年的医疗工作,被任命为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抵黔后,刘龙奇医生立刻投入到诊疗工作中,很快便迎来了第一个挑战。患者陈女士近几个月感觉双腿麻木、无力,情况愈发严重,当地医生给予针灸治疗半个月,症状并未缓解,麻木感仍在加重,家人担心陈女士病情恶化于是来到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检查发现,陈女士胸椎椎管里长了个肿瘤,脊髓被肿瘤压迫几近折断,原来这才是导致她双腿逐渐无力、麻木的“元凶”。“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而脊髓功能非常重要,它担负着传导大脑发出指令信号及反馈躯干、肢体感受信号的重要作用,相当于复杂人体机器的传导中枢,脊髓就像是传递司令部信号的通路。”刘龙奇说,由于肿瘤的生长特性以及脊髓重要的功能性,手术切除肿瘤异常困难,因此椎管脊髓肿瘤手术也被称为“生命禁区的手术”,而全切肿瘤相当于在“生命禁区”里“排雷”,手术风险极大。刘龙奇详细查看陈女士的检查后,耐心地向她讲解病…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医学人文丨古稀老人超声检查,“真凶”意外现形

    近日,泌尿外科诊治了一位肾盂肿瘤患者王爷爷,说起这位老人的就诊经历可谓是一波三折。起初,王爷爷因“食欲不佳”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内科医生常规为他安排了腹部B超检查,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检查中发现右肾中上部肾窦内一个3.5*3.7cm的肿物,肾盂肿瘤可能性大。这一诊断是不幸的,这意味着他很可能患上了恶性肿瘤,而幸运的是,消化内科医生及时发现了肿瘤。恶性肿瘤的早诊断、早治疗是至关重要的。王爷爷随后来到泌尿外科门诊,经黄广林主任医师详细询问病史,回想起此前被他忽视的种种不适。一个月前就出现了明显的右侧腰痛,不得不弓腰走路以缓解疼痛,“以为是扭着腰了且觉得年纪大了有点弓腰驼背很正常。”不仅如此,粗心的王爷爷还出现了明显尿血,“老花眼了,模模糊糊的也就没当回事儿。”黄广林主任医师及时安排患者住院,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泌尿系增强CT、尿脱落细胞学、膀胱镜以及相关基础疾病的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的同时也为手术做准备。高龄以及既往高血压病史和长期大量吸烟史,这些无疑增加了麻醉的风险和手术的难度。完善术前准备后,黄广林主任医…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市卫生健康委领导调研北京积水潭医院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工作暨北京市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

    2月22日上午,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昂,科教处处长刘颖及四级调研员王冯彬一行到北京积水潭院开展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调研工作。北京积水潭医院党委书记李玉梅、院长蒋协远、副院长于洋及相关处室负责人陪同调研并出席座谈会。李昂副主任一行首先实地调研参观了北京积水潭医院研究型病房,北京积水潭临床试验办公室主任、I期临床试验病房负责人王美霞对研究型病房基础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李昂副主任对研究型病房的建设运行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调研座谈会上,蒋协远院长对北京积水潭医院2022年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详细介绍了一年来医院在疫情防控、学科建设、临床研究、重点研发项目、科技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同时也分析了目前丞待解决的问题与不足,表示北京积水潭医院在未来的工作中,通过国家骨科医学中心的获批成立,要重点在医学科学关键技术攻关、高水平医学研究与成果、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应对、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以及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向发力,提高科研标化值,努力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以骨科为特色的多学科医学研…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3D打印联合实验室今日揭牌

    2023年2月22日上午,北京积水潭医院-爱康医疗3D打印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新龙泽院区澍寰报告厅隆重举行。 出席会议的有: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支现伟,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杨仁全,区政府办公室主任桑先军,区卫健委主任蒋玮,区科委副主任康巍巍,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刘红蕾;北京积水潭医院党委书记李玉梅,院长蒋协远,副院长吴新宝,副院长于洋;爱康医疗董事长李志疆,总经理张朝阳,北京市3D打印骨科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爱康医疗CTO王彩梅;以及部分职能部门和相关临床科室负责人,骨科医生代表等。会议由副院长于洋、科技处处长韦祎主持。根据国家及北京市部署要求,积水潭医院紧紧围绕北京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以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为平台,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提高医企研发创新和技术迭代效率,不断促进科技成果转向应用。积水潭医院与爱康医疗展开全方位、多科室合作,基于3D金属打印技术,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进行了临床诊疗的前沿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成立3D打印联合实验室,是双方战略协议的重要内容之一,在…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科技创新丨拉萨市人民医院完成西藏首例机器人辅助定位、骨盆骨折闭合复位螺钉内固定术

    2023年2月14日,拉萨市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吴宏华带领医护团队成功为一名骨盆骨折患者实施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定位下闭合复位螺钉内固定手术。这是西藏自治区完成的首例机器人辅助定位、骨盆骨折闭合复位螺钉内固定术。术前吴宏华主任(左)与扎西罗布副院长根据患者影像学资料探讨治疗方案患者37岁,为高坠伤患者,入院合并颅脑挫伤、盆腔脏器出血、骨盆骨折多发伤患者。为最大限度降低手术风险,同时给予患者满意的手术疗效,术前综合评估患者病情,拟定行“天玑机器人”辅助定位下骨盆骨折微创手术。2月13日10时,手术正式开始。拉萨市人民医院采集患者术中二维影像,通过骨科手术机器人拟定螺钉打入位置方向后,吴宏华主任完成手术设计,成功为该患者置入了一颗高难度骶髂螺钉,出血5ml,切口1cm。术后图像显示,螺钉位置及方向完全符合手术规划,没有一丝偏差,手术成功。机器人完成患者信息二维图像采集后设计出螺钉置入方向吴宏华主任术中于健侧髂后上级置入信号收集装置 透视下见置入的骶髂螺钉,位置、长度精准,无丝毫偏差北京积水潭医院援藏干部、拉萨市人民医…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机器人远程诊疗体系构建与应用示范”项目启动会暨项目实施专家论证…

    2月18日,由北京积水潭医院主办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机器人远程诊疗体系构建与应用示范”项目启动会暨项目实施专家论证会在北京顺利举办。国家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处长苏月,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医药健康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刘慧,解放军总医院唐佩福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樊瑜波教授、清华大学医学院王广志教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闵栋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积水潭医院首席科学家田伟(线上),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副院长于洋,中科院自动化所助理研究员王晨等领导和专家出席。领导及嘉宾致辞北京积水潭医院于洋副院长致辞于洋副院长在致辞中表示,我院以骨科手术机器人为载体的“遥操作”,也就是远程机器人骨科手术在全国率先应用于临床诊疗,此项目也是我院骨科手术机器人研究在顺利结题的“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基础上的延续。该项目将极大推动我国机器人远程诊疗体系建设,更好地服务广大骨科患者。国家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苏月处长致辞苏月处长对此次项目的正式启动表示…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科技创新丨北京积水潭医院成功完成机器人辅助下妇科单孔手术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妇产科主任王永军教授临床研究团队完成一例单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这是我院首次应用机器人完成妇科手术。王永军主任为患者行单孔卵巢囊肿剥除术及盆腔粘连分离术,在单孔手术机器人辅助下,手术仅通过体表2.5厘米的单一切口置入手术工具和内窥镜。术中发现盆腔广泛粘连,王永军教授借助单孔手术机器人精准灵活地完成了盆腔粘连松解,恢复了正常解剖结构。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出血仅10ml,术后即拔除尿管。患者恢复良好,术后第二天即康复出院。后续,王永军主任率领团队应用单孔手术机器人完成了一例多发子宫肌瘤患者的全子宫及双侧输卵管切除术;一例因富细胞性子宫肌瘤术后复发患者的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一例乳腺癌术后、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恢复好,顺利康复出院。与传统单孔腹腔镜手术相比,单孔手术机器人通过单一小切口进入患者体内,无需助手即可暴露手术视野、灵活切换器械,可更好地进行手术中高难的精细操作,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体验。据悉,经过…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获得五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拟立项资助

    2月16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3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拟资助项目公告”。我院共获得5项拟立项资助,包括4个面上项目和1个青年项目,拟资助总经费90万元。本年度我院共申请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43项,科技处结合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相关条例和项目管理办法,为我院申报人员详细解读项目申报指南,同时严格按照要求对申请书进行形式审查,努力提升我院市自然基金项目的申报质量。经过评审,我院最终获得5项拟立项资助。祝贺获得资助的5名同事,科技处将继续做好组织和服务工作,再接再厉,力争下一年度申报工作再获佳绩。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设立于1990年,旨在根据北京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和发展相应的基础性研究,发现和培养人才,在力求提高资助项目的研究水平和为首都服务的水平上,开拓创新,以促进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持续不断地支持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供稿丨科技处编排丨靳晓方 于淼校对丨于淼 张驰 陈梓凡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医学中心专家组助力国家队冬训备战

    近日,我院运动医学中心主任姜春岩带队赴海南参加了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组织的冬季国家队医疗康复巡诊及调研工作。姜春岩主任作为本次巡诊活动第二组的组长,主要负责在海南五指山基地冬训的举重队和在陵水基地冬训的羽毛球队。姜春岩主任一行首先与国家队就队伍伤病情况进行了简要的沟通。据了解,目前国家队各支队伍都在冬训,正是队员最集中的时候,训练强度也很大,除了常规指导外,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对于疫情后期“何时恢复训练、如何科学训练”等问题迫切需要专业指导意见。姜春岩主任团队的专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辅导和解答,姜主任表示:“此行的目的就是实实在在帮助运动员诊治伤病、加快康复,助力冬训备战。国家队的训练强度没有伤病是不可能的,他们每天都在挑战极限。队中很多队员都是东京奥运会后就准备退役了,为继续为国争光又回到队伍,有的队员带着伤病坚持训练比赛。我们团队的专家会密切关注队伍的情况,做好医疗康复保障工作,为国家队冬训备战出一份力。”姜春岩主任为运动员查体在随后的巡诊工作中,姜春岩主任团队专家针对有伤病的几名…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京粤相连丨北京积水潭医院成功完成广东省首例5G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多中心远程手术

    2月14日,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智能骨科研究型病房主任王军强及创伤骨科主任医师韩巍在机器人远程手术中心通过远程系统控制平台与中山市骨科医院、佛山市中医院实时连接,成功实现了广东省首例5G网络技术下同时远程操控两台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给不同地区医院的患者同时手术。 两位患者因外伤导致股骨颈骨折收治入院,剧痛伴活动受限等问题亟待解决。上午8点45分,远程手术正式开始,两台手术的核心环节交替进行。通过5G网络技术,将两位患者术中实时影像经采集传输至北京积水潭医院机器人远程手术中心。根据中山、佛山两位患者各自的病情情况,蒋协远院长通过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平台分别进行了股骨颈通道螺钉远程手术路径规划,同时远程交替操控两台异地骨科机器人进行了手术定位,并通过实时网络画面指导当地医生完成了多枚空心钉植入。整体用时仅30分钟,手术切口1cm,术中出血量5ml。经透视验证下,螺钉位置准确无误,完全符合手术规划。手术获得圆满成功。蒋协远院长“遥规划”手术路径北京积水潭医院自2006年在国际上首次开展 “遥规划”机器人远程骨科手术…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上新了!《北京积水潭医院关节外科手册》发布

    上新了!《北京积水潭医院关节外科手册》发布

    查看详细信息
首页上一页12345 ... 25下一页末页
第页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东街31号 电话:010-58516688

Copyright © 北京积水潭医院 京ICP备05023715号 京卫网审字[2013]第02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