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医科普】血管通路小组在行动——保卫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八… 已有 人浏览
多数尿毒症患者依赖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而血液透析治疗的开展必须依赖一个有效的血管通路,因此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血管通路就等于“生命线”,保护好“生命线”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得到有效的透析治疗。9月14日起,北京积水潭医院肾内科血管通路医护小组推出系列健康科普——保卫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血管通路感染是摁断“生命线”的重要原因,有30%的透析患者因为“生命线”感染而被迫住院治疗。血透患者“生命线”主要有三种: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物血管内瘘、及中心静脉导管。其中,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发生率最高,移植物血管内瘘次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感染率相对最低。因此,在自身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自体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首选。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① 深静脉导管感染分为三类:导管出口皮肤感染、皮下隧道感染、和血流感染。② 导管出口皮肤或皮下隧道感染多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甚至出现化脓。③ 血流感染往往会出现寒战、高热,或表现为长期低热,在透析中或结束后往往会出现高热。④ 感染的局部危险因素:皮肤完整性受损、个人卫生习惯差、使…
2022-11-17 查看详情信息 -
【世界糖尿病日】关于糖尿病,您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已有 人浏览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教育保护明天”,充分突显了糖尿病宣教的重要性。在此,我们总结了一些科学、实用的糖尿病知识,旨在加强大家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提高糖友们的自我管理技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从而达到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目的。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等的一组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主要危害是长期高血糖造成的微血管、大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严重时还可出现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深昏迷等,威胁生命。糖尿病的典型表现包括“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2型糖尿病的症状通常不明显或仅有部分表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典型糖尿病症状,加上随机血糖≥11.1mmol/L,或加上空腹血糖≥7.0mmol/L,或加上口服糖耐量试验2h血糖≥11.1mmol/L,或加上HbA1c≥6.5%。如无糖尿病典型症状者,需改日抽血复查确认。糖尿病有哪些类型?目前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2%,其中2型糖尿病占90%以上。WHO(1999年)根据病因将糖尿病分为4种类型,即…
2022-11-14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血管通路小组在行动——保卫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七… 已有 人浏览
多数尿毒症患者依赖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而血液透析治疗的开展必须依赖一个有效的血管通路,因此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血管通路就等于“生命线”,保护好“生命线”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得到有效的透析治疗。9月14日起,北京积水潭医院肾内科血管通路医护小组推出系列健康科普——保卫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慢性肾脏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极易发生感染,据统计,尿毒症患者第二位的死亡原因就是感染,比例可达15.5%。就感染部位而言,尿毒症患者最常发生的感染部位就是血管通路,中心静脉导管是血管通路感染的高危因素,高达48-73%。其他部位的感染,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也比较常见。而且,长期接触血液,感染血液传播性疾病(例如肝炎、艾滋病、梅毒等)的机会也比正常人大很多。透析患者为什么容易感染?① 免疫功能是人体的一道“防火墙”,它能将致病微生物阻隔或者消灭,避免其侵入人体内致病。透析患者由于营养不良、贫血、代谢紊乱、微炎症状态等多种原因,导致免疫功能低下,“防火墙”出现“漏洞”,外界病原菌容易通过“漏洞”乘虚而入。② 由于肾脏排泄功能下降…
2022-11-08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血管通路小组在行动——保卫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六… 已有 人浏览
多数尿毒症患者依赖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而血液透析治疗的开展必须依赖一个有效的血管通路,因此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血管通路就等于“生命线”,保护好“生命线”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得到有效的透析治疗。9月14日起,北京积水潭医院肾内科血管通路医护小组推出系列健康科普——保卫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目前,我国慢性肾脏病发病率约10.8%,其中10%将进展到尿毒症期。当前,需要透析的患者越来越多,如果患者选择血液透析作为肾脏替代治疗方式,那么动静脉内瘘是最常用的血液通路。内瘘建立简单、成本低廉、通畅率高、且并发症低,是计划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如果患者选择动静脉内瘘作为透析通路时,需要做哪些准备呢?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动静脉内瘘。将患者的一根动脉和一支静脉进行吻合,常用的是桡动脉和头静脉的端-侧吻合。在动脉的高流量、高压力、高流速的血流冲击下,使表浅静脉充盈,扩张。静脉经过一段时间的成熟,血管壁增厚、血管腔增宽,称为静脉“动脉化”。血液透析所必须的体外血液循环就是靠“动脉化”的静脉穿刺建立的,也就是所谓的透析患者的“…
2022-11-04 查看详情信息 -
【老年健康周】关爱老年人,从日常膳食营养开始 已有 人浏览
“改善老年营养,促进老年健康” 是今年的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主题。对老年人来说均衡营养、科学饮食有助于保持健康状态、延缓衰老、减少老年综合症,有助于其保持身心健康。一般老年人膳食(65—79岁)1、食物品种丰富,合理搭配老年人由于味觉、嗅觉的下降导致缺乏食欲,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口味和食物的选择逐渐固化,造成饮食单一的问题。因此,老年人更需要注意保证食物品种丰富多样。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品种多样化。除常见的米饭、馒头等精细粮主食外,可增加小米、玉米、燕麦等各种杂粮谷物。土豆、红薯等薯芋类也可作为主食。(2)努力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不同品种的蔬菜所含营养成分差异较大,老年人应尽可能选择不同种类的蔬菜搭配食用,一餐多种蔬菜,丰富口味,提升食欲,更能保证不同营养素的摄入。水果中某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含量与蔬菜不同,且水果中含有果酸、果胶等物质比蔬菜丰富,所以,不应以蔬菜代替水果。(3)动物性食物交替食用。包括鱼虾贝类等水产品、畜禽肉、蛋、奶类以及一…
2022-07-31 查看详情信息 -
【老年健康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营养干预 已有 人浏览
2019年数据显示,中国≥65岁的糖尿病患者数约为3550万,居世界首位,占全球老年糖尿病患者的1/4。老年糖尿病以2型糖尿病为主,不良的生活方式为其发生发展的主要风险因素。通过传递健康知识、改进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强度适宜的运动等)对于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风险以及减少并发症等十分重要。本文重点就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医学营养治疗进行介绍。专科医生对患者营养状况及膳食营养进行评价、管理与指导,也就是医学营养治疗,它是已知的最安全有效的控糖手段之一,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已证实采用标准化医学营养治疗能够使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2%,而且在控糖的同时还有助于其他代谢指标的改善。不仅如此,营养治疗可以部分甚至完全逆转糖尿病,饮食和运动干预相结合的情况下逆转率会更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干预的基本原则:01.关注主食质量,合理选择主食多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GI)的食材,比如全谷类的粗粮、全麦面包、淀粉含量高的根茎类蔬菜等。这些食材相比精米精面对于血糖的影响更小,应保证老年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的主食至少一半为低GI的食物。02.…
2022-07-30 查看详情信息 -
【老年健康周】正确认识老年综合征 已有 人浏览
老年综合征是指多种疾病或原因造成的老年人同一种临床表现或问题,它不是特指一种疾病,而是一组老年人特有的临床症候群的统称。常见的老年综合征有跌倒、痴呆、尿失禁、谵妄、失眠、抑郁、肌少症、衰弱、多重用药、慢性疼痛等等。老年综合征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会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随着人口老龄化,受老年综合征困扰的老年朋友们数目庞大。 老年综合征的危害各种老年综合征均可引起严重危害,如:慢性疼痛可引起活动受限、跌倒、骨折、血压和血糖控制不佳,失眠、焦虑、抑郁甚至自杀;跌倒可引起骨折、卧床,卧床后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老年综合征不仅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还会影响老人心理状态,导致逐渐失能,增加照护负担。因此,预防、筛查和管理老年综合征尤为重要,管理好老年综合征,提高生活质量,使老年人增加生活的信心和尊严,同时也可降低医疗成本,节约医疗、康复和护理费用。老年综合征的病因老年综合征不同于传统疾病,其病因是多元的,常常是“多因一果”。如老年综合征中常见的衰弱,原因可包括增龄、共病、营养不良、器官衰竭等。再比如,临床常见的…
2022-07-29 查看详情信息 -
【老年健康周】“喘病”老人的春天 已有 人浏览
您身边是否有这样的老人:年轻的时候长期吸烟,慢慢地,每年一到冬天就咳嗽咳痰。渐渐的,活动以后就喘憋。能走的距离越来越短。这样的老人应该去医院看看他的“喘病”,很可能他罹患了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致残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全球公认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成年人中平均每10人就有1人患病,常常表现为气短、活动耐量下降以及排痰困难等。但是它也并不可怕,早期的稳定期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可以让这种疾病得到缓解和控制,可以降低慢阻肺急性发作频次,改善远期预后,意义重大。但是很多老年人不认识它,也不了解它,更没有好好接受过治疗和训练,而是等到喘憋特别严重了,才到医院就医,实际上已经错过了防治的好时机。那么在疾病的稳定期,我们该做什么呢?如果我们能够做好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相结合,西医治疗与传统医学相结合,就可以让“喘病”老人的病情得到极大程度的改善,延缓病情进展。01、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相结合确诊为慢阻肺后,除了医生给予的药物治疗以外,患“喘病”老人还有很多…
2022-07-28 查看详情信息 -
【世界肝炎日】可防可治的慢性肝炎 已有 人浏览
7月28日是 “世界肝炎日”,今年肝炎日的主题是“防治肝炎 健康你我”,值此健康日,消化内科医师毋睿涵跟您讲讲慢性肝炎。慢性肝炎是一种慢性的肝脏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酒精、脂肪堆积、药物以及自身免疫等因素造成。慢性肝炎是传染吗?首先,慢性肝炎提示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这种破坏的原因是多种多样、因人而异的,病毒性肝炎存在传染性,而如酒精性、药物性等其它因素造成的肝脏损害是没有传染性的。另外,具有传染性的病毒性肝炎的致病原因包括多种病毒,有我们比较熟悉的甲型、乙型、丙型、戊型肝炎,亦有大众并不熟悉的巨细胞病毒、EB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肝脏炎症,甚至目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亦可能造成患者肝细胞炎症,不同的病毒所导致的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是不同的,中国作为“乙肝大国”,过去各种媒体广泛普及乙肝以及丙肝是血液传播的疾病这一知识,告知大众日常接触是不会传染乙肝或者丙肝的,呼吁大家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乙肝或丙肝患者,经过国家公共卫生系统几十年不懈的努力,我国乙肝患者数量已经明显下降。另外…
2022-07-28 查看详情信息 -
【老年健康周】膳食平衡,健康认知,乐享老年 已有 人浏览
老年认知功能与营养是密切相关的。研究表明,认知功能减退与多种营养素缺乏相关。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他们进食、消化和运动的能力均会下降,这些变化都会造成他们认知功能减退甚至痴呆。良好的膳食营养、运动习惯有助于维护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保持身心健康状态。因此,有必要为老年人提供有针对性的膳食营养指导,从而预防认知功能减退。2021年的《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报告》指出“膳食营养是预防认知功能减退的重要可控危险因素之一”。那么到底什么膳食结构可以起到预防认知功能减退的目的呢?MIND饮食 答案就是MIND饮食。MIND(Mediterranean-DASH intervention for Neurodegenerative Delay)是延缓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地中海-得舒饮食干预疗法的缩写。有研究表明:适当遵守MIND饮食可以降低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约35%,而严格遵守MIND饮食可以降低该病风险可高达53%。是一种真正能起到保护老年人认知功能的饮食结构。MIND饮食实际上属于一种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纤维的饮食结构。强调增加天然的植物性食物的摄入,主要推荐9种食物,包括大量深色蔬菜、全谷物、…
2022-07-27 查看详情信息 -
【老年健康周】老年高血压日常注意事项 已有 人浏览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造成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半数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而80 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接近 90%。因此,我国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势在必行。 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张萍: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的目的是最大程度降低高血压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老年高血压尤其是高龄老年人高血压有很多自己的特点,包括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脉压差增大,并发症多,易发生低血压、高龄老年人常合并虚弱等,血压管理中应该给予特别关注。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应对高血压呢?良好的生活方式是血压控制的“基石”。1.健康饮食: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尽量饮食多样化,增加食物种类,补充充足蛋白质,营养均衡,减少钠盐糖分的摄入,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控制好体重,摄入适量水分。2.规律运动: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规律的适度的全身性有氧锻炼,如有氧慢走、打太极拳等。然而,老年高血压患者往往合并多种疾病,如运动过程中出现胸痛或其他不适,应马上停止运动…
2022-07-25 查看详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