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医科普丨气温变化快,肾友们需要注意什么? 已有 人浏览
春季来临,天气转暖,我们的一些生活习惯也随着季节的变化发生着改变。那么对透析肾友来说,该如何适应天气的变化,需要在生活习惯上做出哪些改变呢?提示1:干体重的调整衣着减少,干体重是否还准确?干体重也称为理想体重或目标体重,是指体内没有过多水份、又无脱水现象(低血压、肌肉痉挛等)时的体重。注意:干体重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四季更迭及自身营养状况而增加或者降低。如果干体重不变,实际体重降低:会导致水潴留出现高血压、憋气、心包积液等;实际体重增加:会导致脱水过多出现头晕、乏力、肌肉痉挛、低血压甚至休克等。所以加减衣物时,一定要称好衣服重量并告知医生。衣物重量加减不准确会造成患者超滤不准,可能会导致高血压或低血压状况。所以我们建议四季透析时始终穿一样的衣服。注意:称量体重时一定注意扣除随身携带物品(手机、钱包、钥匙、配饰等)的重量。提示2:降压药的调整随着气温升高,人体的血管也会舒张,造成血压较寒冷季节偏低,此时降压药会显得“劲儿大”,甚至出现低血压的情况(90/60mmHg以下)。肾友们需要养成日常测量血…
2023-03-31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丨一发现就是晚期,谨防“无形的视力小偷” 已有 人浏览
每天都有很多人遭受着失去光明的痛苦,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青光眼,青光眼被称为“无形的视力小偷”,一旦患上青光眼,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最终会导致失明。今天眼科黄欣医生带您走出青光眼的认识误区——问:只要眼睛没有不舒服,就不会得青光眼?答:许多类型的青光眼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一旦眼睛有感觉可能视神经损害已经比较严重,而这种损害是不可逆的,损失已经无法挽回。因此,常规的眼科检查有助于青光的早发现早治疗。问:青光眼是老年病吗?答:青光眼的发病率跟年龄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讲,超过40岁,并且有青光眼家族史,是青光眼的高发人群,但是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有可能患上青光眼。问:青光眼就是眼压高?答:大部分青光眼是眼压升高引起视神经受损所致,但是也有部分青光眼患者眼压并不高,另外,也有部分患者眼压高但不是青光眼。所以眼压并不是诊断青光眼的唯一标准,需要结合视神经及视野检查一起判断。问:有症状再用滴眼液,不难受就不用药?答:由于眼压高不一定有感觉,一旦诊断青光眼,就需要长期并且规律的降眼压药物治疗,不规律的…
2023-03-30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丨如何应对消失的“蛋蛋” 已有 人浏览
“医生,我家宝宝的超声报告上写着隐睾,这是什么意思啊?是不是睾丸出了什么问题?”一对年轻的夫妻抱着6个月大的宝宝来到了北京积水潭医院泌尿外科门诊,脸上满是焦急……同样是隐睾的18岁的小李住进了泌尿外科病房,在被接诊医生问到为什么来住院时,他涨红了脸,低下头吞吞吐吐地说:“我这学期学了生理课,课上讲男性有双侧睾丸,但我只有一边有。”听到这个回答的医生和旁边的护士脸上满是差异,“你上大学之前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吗?”小李的头更低了……发现没有“蛋蛋”对于男性来说如晴天霹雳,那么,隐睾是否会影响生育,如何应对这“蛋蛋的忧伤”,泌尿外科戴翔医生给您一次说清。什么是隐睾?隐睾是指出生后睾丸未能通过腹股沟管下降至阴囊,而是停留在下降途中,包括停留在腹腔内,包括睾丸下降不全、睾丸异位和睾丸缺如。隐睾在足月男婴1月时发病率为1%-4.6%,约70%的未降睾丸可以在出生后第一年内自然下降,然而约1%的患儿将保持隐睾状态。临床上将隐睾分为可触及和未触及两大类,其比例约为80%: 20%;临床上绝大多数隐睾为睾丸下降不全。异位睾丸最常…
2023-03-16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丨冷空气、扬沙、花粉……如何保护“不堪重负”的呼吸系统 已有 人浏览
近期,北京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扬沙天气。雪上加霜的是,上周末随着冷空气的来临,气温明显下降,导致很多人出现了各种呼吸道症状。扬沙天气时,大量的微粒漂浮在空中,并在大气中不断的蓄积,导致空气污染的程度加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进行室外活动,大量的微尘会随着吸气进入到人体内,并沉积在呼吸道的不同部位。粉尘微粒直径大于5微米的大多滞留在上呼吸道,即我们的鼻腔、咽腔中,而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粉尘则可以通过吸气进入肺内。所以,我们常说的PM2.5即是指空气中小于等于2.5微米的粉尘浓度。粉尘、冷空气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哪些影响?如何保护自己的呼吸系统不受冲击呢?北京积水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徐钰为您解答。粉尘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哪些影响?首先来说,微尘的长时间暴露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的治理,雾霾、扬沙的天气越来越少,对百姓的健康来说也是一个福音。但是,需要注意到的是,即使是偶尔的扬沙天气,随着空气中颗粒物的增加,大量的有害气体、花粉、病毒和细菌也容易吸附在这些颗粒物上。…
2023-03-13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丨早期肾病“悄无声息”,自查妙招教给您 已有 人浏览
2023年3月9日是第十八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肾脏健康,为意外做好准备,支持弱势群体。肾脏是人体的“净化工厂”,其主要功能是净化血液和回收有用物质,能够排出含大量代谢废物的尿液,调节身体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回收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碳酸氢根、钙、磷等营养物质,实现机体内环境稳定。此外,肾脏还能促进红细胞生成、调控血压、调节维生素D和骨代谢等很多功能。肾脏的储备功能很强大,即使受到部分损伤,肾脏也会“加班加点”的履行职责,直到残存30%-50%肾单位,甚至发展到尿毒症阶段也不出现特别严重的症状。根据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发病率高达10.8%,患者总数超过1.3亿,其中近3000万患者有可能发展为尿毒症,慢性肾脏病是名副其实的“沉默杀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战胜肾脏疾病的“法宝”。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早期发现肾脏病呢?自查肾脏疾病有妙招早晨起床经常出现眼皮水肿,睡前按压“脚脖子”或“迎面骨”出现凹陷,而且不易恢复。排尿异常尿中泡沫多且不易消散;尿色异常,不是清亮的黄色;睡眠过…
2023-03-09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丨花粉过敏的“罪魁祸首”不是花,这4类儿童需警惕 已有 人浏览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春天,正是山花烂漫之时,孩子们都迫不及待走出家门拥抱春天。可是每当这时候,一些孩子却被“花粉过敏”折磨得苦不堪言。 花粉过敏,又称枯草热,是一种因吸入外界花粉抗原而引起的过敏性疾病,春季为高发期。很多家长认为,导致花粉过敏的罪魁祸首是鲜花,实则不然。致敏花粉一般是风媒花,以树类居多,如榆树、杨树、柳树、柏树等的花粉。这些花粉颗粒小,重量轻,数量多,易在空气中大量飘浮,儿童接触和吸入后很容易发生过敏。在我国北方,春季花粉过敏时间一般从三月中下旬开始,可持续到五月中下旬结束。花粉过敏的症状有哪些呢?有的患儿会出现过敏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鼻子痒、打喷嚏、流清水涕。有的患儿眼睛发痒、流泪,也有儿童皮肤出现类似荨麻疹,严重的会导致哮喘症状,呼吸困难。如何区别过敏与感冒?流涕、打喷嚏等症状,与感冒类似,有时家长难以区分。值得注意的是,与感冒相比,花粉过敏一般没有咽痛、发热或其它全身不适症状,部分伴有荨麻疹、结膜炎等表现,持续时间一般超过2周,常在每年固定时期发病。 哪些…
2023-03-07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丨准妈妈必看!妊娠期叶酸到底怎么补? 已有 人浏览
前几天,药物咨询中心的李药师接待了一位忧心忡忡的准妈妈,“我最近看了一篇报道,里面提到吃叶酸会有副作用,不仅可能会流产,还可能导致孩子以后出现自闭症。”内心忐忑的她不知是否还能继续吃叶酸,特意到药物咨询中心问询。备孕期和妊娠期都需要补充叶酸几乎已经是众所周知的知识。但是妊娠期和哺乳期到底怎么补叶酸,补多少叶酸,很多准妈妈们还是不太了解,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叶酸到底怎么补。01、什么是叶酸?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人体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它参与DNA的合成和代谢,孕妇缺乏叶酸会导致胎儿出生时出现低体重、唇腭裂、心脏缺陷、神经管发育缺陷等严重畸形。事实上,天然叶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类食品中,尤以动物肝脏及绿叶蔬菜中含量比较多。02、有天然叶酸,为什么还要额外补充呢?天然的叶酸极不稳定,易受阳光、加热的影响而发生氧化,因而人体真正能从食物中获得的叶酸并不多,再加上孕早期(3-6周)是胎儿器官系统分化的关键时期,细胞生长、分裂十分旺盛,故孕妇对叶酸的需求量比正常人高很多。所以建议所有备孕期妇女每日服用叶…
2023-03-06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丨疼到怀疑人生的“缠腰龙”该如何防治 已有 人浏览
“带状疱疹是会呼吸的痛”,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人得了带状疱疹,也就是百姓俗称的“缠腰龙”“生蛇”。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病情也会更加严重。带状疱疹的“威力”有多大,我们只能任由它“胡搅蛮缠”吗?什么是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一种疼痛性皮疹,通常伴发水疱,又称为带疹或生蛇。带状疱疹好发部位为肋间神经(占53%)、颈神经(20%)、 三叉神经(15%)及腰骶部神经(11%),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区域 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病程一般2~3周,老年人为3~4周。神经痛为主要症状,可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出现。疼痛可为钝痛、抽搐痛或跳痛,常伴有烧灼感,多为阵发性,也可为持续性。老年、体弱患者疼痛较为剧烈。其他症状包括发烧、头痛、寒颤及胃部不适。在极罕见的情况下,带状疱疹感染可能导致肺炎、听力问题、失明、脑膜炎(脑炎)或死亡。在感染患者中,每5人中有1人可能在皮疹痊愈后继续遭受剧烈疼痛。这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年纪越大,出现后遗神经痛的风险会越来越高。哪些人易感带状疱疹带状疱…
2023-02-15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丨“胃痛”一定是胃病吗? 已有 人浏览
上腹痛,大家俗称的“胃痛”,是很多朋友经常出现的症状,也是普通外科、消化内科最常接诊的一类症状。出现上腹痛后,许多患者自行判断为胃炎或者是消化不良,但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近日,新龙泽院区普通外科连续收治了三位肝癌患者,就诊时均表现为上腹痛,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肝癌。医生根据患者情况给予个体化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病例一:男性,79岁,近10日自觉阵发性右上腹胀痛,向背部放射,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20余年,就诊于普外科高鹏骥主任医师门诊,完善检查发现肝左叶存在12.5x8.8x10.5cm的巨大肝癌,完成左半肝切除手术后病理结果为肝细胞癌,术后患者的腹痛消失了,顺利康复出院。病例二:男性,61岁,因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就诊于我院急诊,行上腹增强CT检查提示肝癌破裂出血,因肿瘤巨大、剩余肝脏较少不适于手术治疗,遂急诊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患者腹痛缓解,目前正在进行靶向和免疫治疗,待肿瘤缩小后进行手术切除。病例三:男性,73岁,因腹痛伴发热就诊,腹部CT发现肝内多发不规则占位,肠镜检查示回盲部占位,结合活检病理…
2023-02-14 查看详情信息 -
【世界骨质疏松日】骨质疏松规律复诊和治疗同样重要 已有 人浏览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中国的主题是“巩固一生,赢战骨折”。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当患有骨质疏松症时,如不慎跌倒,极易导致骨折。因此,预防、治疗骨质疏松是防止跌倒、避免骨折的重要手段。那么,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达到满意是否就可以停药了? 在骨质疏松专病门诊,常常听到有患者说,吃上了抗骨质疏松药物后觉得就够了,嫌麻烦不想来复查。其实,骨质疏松患者治疗后规律复诊也十分必要,是巩固治疗的重要环节。医生确定了骨质疏松治疗方案后一般属于长期治疗,包括钙剂、维生素D等基础治疗以及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每年会根据新发骨折情况、骨密度的变化以及骨折风险的变化等维持或者调整治疗方案。由于骨密度的变化比较慢,医生会根据血里骨转换指标的变化来确定药物起效情况,同时会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和血钙、磷、尿钙等来确定药物没有副作用以及调整基础药物用量,这个周期一般是3-6个月,每年复查骨密度的时候医生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DXA以及QCT的方法多重评估骨量变化情况。 规律的复诊可以更好、更安全地监测病情变化,医生、护士…
2022-10-20 查看详情信息 -
【世界更年期关怀日】更年期女性如何进行健康管理 已有 人浏览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更年期”这个词,它是一个传统的名称,指女性临近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是女性由生育期过渡到老年期的一个特殊的生理阶段,包括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早期。绝经的本质是卵巢功能衰竭,一般发生在女性40岁之后,伴随卵巢功能的减退,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呈波动性下降,女性会出现绝经相关症状,如月经紊乱、潮热出汗、骨关节疼痛、失眠、脾气暴躁或情绪低落、阴道干涩、性欲下降、咳嗽漏尿、反复尿道炎和阴道炎、腹型肥胖等,同时更年期也是许多老年性疾病的萌芽阶段,包括骨质疏松症、血糖、血脂等代谢异常、心脑血管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等,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已成为女性生命周期中最长的一个阶段,中国女性的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而中国女性的平均寿命已达80岁,在这长达30余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如何让女性健康平安地度过,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要立足全人类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真…
2022-10-18 查看详情信息